唐·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孟郊已经五十岁了。在人生的天命之年,孟郊终于得了一个小官,结束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第一时间把母亲接到身边照料,希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看到母亲得以颐养天年,孟郊想起的,是少年离家,母亲在自己临行之前为自己缝衣的场景。每次离别母亲都在缝制衣服,心中期盼儿子早归,但是却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怕孩子在外面久久难归,挨冻受累。自己年幼丧父,母亲把自己拉扯长大,让自己读书成才。在五十岁的时候,才能给母亲一个安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这些年付出这么多,我这一点孝心怎么可能报答她的恩德。
这首诗不是少年游子的离别之作,而是一场迟到多年的报答,是一个诗人,在天命之年,结束漂泊,重与母亲团聚的诗。
——摘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