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小学(1898年)
最早的小学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教育名流邓家让等在西关开办的时敏小学堂(附设在时敏学堂),从此,广州有了小学,但没有学制规定。至光绪二十九年才确立了新的小学教育制度。至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有小学校、小学堂60所,学生2480人。
第一家儿童剧院(1984年)
广州首家儿童剧院——蓓蕾剧院于1984年6月1日开业,位于人民北路市少年宫内,观众座位1424个。1986年,曾在此为来访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少年歌舞专场表演。2004年年底,政府在原址上对蓓蕾剧院进行了改造,令剧院以全新面貌登场。
第一家儿童医院(1953年)
广州市最早的儿童医院位于人民中路318号(即儿童医院现址),前身是美国医生达保罗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官禄路(今观绿路)30号开设的达保罗医院。1953年1月,与广州方便医院儿科合并,同年8月,改名广州市儿童医院,成为广东省首间综合性的小儿专科医院。
第一家少儿公共图书馆(1996年)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于1996年6月1日正式开馆,位于沿江西路149号,馆址(原永安堂)由爱国华侨胡仙女士捐赠。主要服务对象为3~18岁的少年儿童、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少儿工作者。
——摘自《岭南少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