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羊城少年学堂”第477讲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主讲嘉宾是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万以琚和万以珩老师,两位老师以《3D地画的奇妙世界》为题,带领读者们探索3D错觉艺术。当天活动在文化云等平台同步直播,共得到4万余人次观看。
万以琚老师在讲座伊始首先介绍3D错觉艺术的概念和原理。3D错觉艺术利用的是人体生理结构所产生的错觉,从而使平面艺术中显现出立体的效果。他以“滚动的球”“白球中的黑球”等平面图为素材,与小读者们进行互动游戏,在游戏中让读者们亲身体验为什么错觉让这些平面图产生奇妙的效果。接下来,他讲述了两位主讲嘉宾在广州北京路府学西街和海珠桥底进行微改造的故事,广州这座老城市的老街、旧桥,在经过3D错觉艺术的改造后焕发出新活力。讲座的后半段,万以珩老师以同步示范的方式,带领小读者创作简单的3D错觉平面艺术。
“羊城少年学堂”之“读懂广州”系列,让小读者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广州的记忆和乡愁。本次讲座邀请本土著名艺术家讲述以艺术改造广州老城的故事,让读者们接触新兴的3D错觉艺术,并从中感受广州如何以“老城市,新活力”的姿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希望观看“羊城少年学堂”之“读懂广州”系列讲座视频,可以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查找往期推送。
主讲嘉宾
万以琚、万以珩,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广州非遗泥塑第五代传承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雕塑院客席雕塑家,广州市荔湾区非遗协会副会长,曾两次打破“世界上最长3D地画”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场照片
图1 万以琚老师带领读者从老城微改造中读懂广州
图2 万以珩老师指导小读者创作3D错觉艺术
图3 大合照
视频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