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霸凌,这位妈妈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反击

发布时间: 2023-08-19

01

女儿回家洗澡时,妈妈发现她后背有很多黑色的小点,衣服上也是。问原因,说是后桌男孩上课扎的。听到这话,她立即私下和对方家长进行沟通。男孩家长口头道歉,说会让孩子注意一点。

结果第二天,女儿的衣服直接被男孩用刀划出了口子。幸亏是秋天,孩子衣服穿得厚,没被划伤皮肤。老师发现后,严肃批评了男孩,找来双方家长面对面沟通。男孩家长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说:“不就是衣服破了吗,不就是想要钱吗,赔你就是。”女孩妈妈碍于班主任的面子,不想在学校跟别人开撕,就如实报了衣服的价格,想着对方道歉赔偿完事算了。男孩家一听,说衣服太贵,要按照二手衣服的价格折一半赔偿。

这事儿还没说清楚,又出幺蛾子了。女儿穿新衣服上学,被男孩用墨水染黑了,还在班里嚣张扬言:“这次衣服又没破,你回家让你妈妈洗干净就行!”老师又找双方来学校沟通,男孩家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你们家事情真多,都是两个小孩闹着玩的小事,怎么到你家女儿就这么玻璃心?是不是想借赔衣服来讹钱?”

 

02

女孩妈妈这次没有再忍,在咨询专业律师后,开始反击。第一步,她整理好之前双方的沟通记录以及证物。第二步,跟班主任打好招呼,提出家校合作,必须一致反对校园暴力,得到学校支持。第三步,找了两个愿意作证的同学,然后报警。

她在报警时称:“孩子在学校遭到霸凌,精神上受到伤害,需要警方介入。”然后,警方按照程序,开着警车来到学校,将涉事学生、家长、老师、年级主任与主管副校长都叫到了一起,了解情况。

会议室里,女孩妈妈坦然拿出整理好的证据,要求彻查此事。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副校长全部站在女孩妈妈这边,严厉批评了男孩及其家长,通知他们把孩子带回家反省三日。家长需要对女孩妈妈道歉,孩子也必须在班级做出检讨。众人面前,校长态度很坚决:“我校对霸凌事件一直是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霸凌者及其家属绝不姑息,坚决守护校园净土……”这么大阵仗,一轮轮的教育批评下,熊孩子痛哭流涕,熊家长呆若木鸡。

其实到这里,事情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第一,全校都知道了男孩的霸凌劣迹招来了警察,这一点对十几岁的孩子是很有震慑力的,自然会谨慎交友。第二,孩子知道后家长也会知道,没有父母会和这么不明理的一家深交,霸凌终会反噬他们自己。第三,自家孩子霸凌既已上升到警方处理,以后不严加管教,还会有处分警告、行政处罚,为了孩子前途,他们定然不会再放任不管。最重要的是,女儿有父母撑腰,其他孩子也认识到了反抗的必要性,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都敢于直面熊孩子,对陷于困境的伙伴出手相助。

这件事之后,男孩再没碰过她女儿一次,在班级里彻底消停。

同时,她还给其他家长画了几个重点:一定要留好证据,方便找警察办案。提前跟班主任沟通,声明事情处理不好会采取进一步行动,越过班主任办事,一是不够尊重,二是可能会影响孩子。不要投诉到教育局,直接报警。因为警察和学校不是同一个系统,投诉到教育局多会变成校方管理不当,责罚的是老师和校方,后续难开展,影响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环境。报警之后,警察、学校都会站在受欺负的一方,有利推动事情进展。紧抓霸凌这一点,这是如今教育界的红线,也是管理者的痛点,轻者问责,重者削职,抓好这一点,才好对症下药。

 

03

日本学者斋藤环,曾讲过对校园暴力受害者来说,心理上恢复要做的3件事:

“一是来自加害者的道歉;二是处罚施暴者,不处罚仅仅是口头教育没有任何作用;三是处理结果一定要让被害者满意。”

要做到这些,身为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后盾。

浙江有位妈妈@陳十八,发现读4年级的儿子在学校被敲诈勒索。她在桌子上留下50块钱,发现这50被孩子偷偷拿走了。没几天又发现,红包里的钱少了300块。等到放学,她一问,儿子承认了。勒索他的那两个孩子,尝到了甜头胃口变大了,逼迫他带100去。

当下,她把事情告知老师,学校着手处理的同时,她也准备了一手方案。

为了留存证据,她让孩子继续带100块钱去学校。早读课一结束,那俩小孩又过来拿钱。拿完钱的第一时间,她儿子便给她打电话说“钱又被要走了”,她第一时间报警,带着警察去学校调取监控。走廊监控,清楚拍下了全过程。

问话期间,那俩小孩几次狡辩否认,但逻辑漏洞百出,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终于破防承认了勒索事实,坦白一共勒索4次。她要求老师通知对方家长来校,两家人一到,没问事情原委,直接责怪她儿子“不要乱说话”。这么咄咄逼人的态度,点燃了她的火气,干脆放下狠话:“你们态度不放端正,就没有谈的必要,我现在是在给你们家小孩机会,你们不要的话,那么直接报告教育局,联系媒体,走别的途径。”对方家长一听,态度瞬间软和下来。

她给了对方家长两个选项:第一,在教室当着学生、校长、老师的面,家长带着各自孩子跟她儿子道歉保证,且停课半个月。第二,把事情闹大,到对方小区、家里拉横幅,让所有人知道你们家小孩的德行。

家、校、警,三方面前,对方家长选择了第一条,老师和校长也保证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整个调解过程,她有录音,有视频,断了对方家长撒泼耍赖的后路,也稳了孩子的心。那天放学,孩子心情终于变好,说话都带着笑。

父母出面扭转局面,这是一个孩子最想要、也最能安抚心灵的底牌。

 

04

蔡仁伟在《封闭》里写:“小时候觉得好玩,用手去碰含羞草,看它缩起来,可是,从来没人认真想过,要过多久,它才能重新打开。”

校园暴力越来越低龄化,可能是无声的排挤,可能是故意的谣言和外号,可能是带着拳脚的恶意,这些欺凌,随时随地发生在隐秘的角落。如果身后一无所有,谁还能给他们反抗的勇气和底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里有一组数据,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这些沉默的孩子,直至成年都承受着未愈合的伤。

最后,用一句书上的话结尾。

“光照亮的地方,天使登台,魔鬼退场。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被人照耀,而不是在黑暗中前行。”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文/王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