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再出发

发布时间: 2023-03-07

近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分两批出征南极,255名队员分乘雪龙2号、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

为什么要去南极?

提到南极,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雄伟的冰山、绚丽的极光和可爱的企鹅。其实,只有科考队员才知道,南极考察的条件异常艰苦:刺骨的严寒、稀薄的氧气、超强的紫外线、铺天盖地的暴风雪,内陆冰盖更是被称为生命禁区……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南极考察呢?

因为,南极实在太独特了。首先,这里看似是不毛之地,其实富含生物、矿产、能源、淡水等资源,煤、铁储量均为世界第一。其次,南极大陆常年冰封、寒冷干燥,陨石在这里保存完好,可以用来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再次,南极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此外,南极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咱们国家不能缺席南极考察。

从落后者,到领头羊

改革开放之初,全球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座夏季站,而当时中国却未踏足南极。

1983年,中国作为缔约国加入《南极条约》。但是,我们的代表不仅在参会时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还在议程表决时,被大会主席出场外喝咖啡。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郭琨气愤又无奈,含泪走出会场:不建成中国自己的南极考察站,我绝不再参加这种会议。

1984年12月25日,我国船只首次驶入南极。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宣布落成。此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五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两船(雪龙号、雪龙2号)、一飞机(雪鹰601)的南极科考研究支撑保障体系。

一批又一批科考队员远赴险地、奋力拼搏,铸就了祖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辉煌。

——摘自《红领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