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K线图”开始

发布时间: 2022-12-08

我边走边哼着小曲,沉浸在归途的欢快中。走到家门口,又暗暗担心起来:我不在家的这几个月,会发生什么?暴脾气的老婆会不会和儿子“走火开战”?我疾步打开家门,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管教的就是你,一天到晚丢三落四,不好好做作业,就知道玩游戏。”我刚一推开门,就听见妻子的责骂声。同时,儿子扑到我身上:“爸爸救我,爸爸救我。”妻子不依不饶地吵着:“你还知道回来?这次回来哪也别去了,在家好好教训你的儿子。”我再看看客厅、卧室,乱七八糟的,心想:怎么了,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有多大问题值得当妈妈的这么大动肝火?

妻子告诉我,儿子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简直是个混世魔头,他说脏话、不讲卫生、不好好学习、偷偷玩游戏……我听了,也不好立刻教训儿子,心想得有证据,于是决定冷静观察几天再说。

之后,我详细记录了儿子一个星期的生活情况:说脏话20次,不刷牙7次,和家人吵果3次,不吃早餐3次,放学晚归5次,不换拖鞋6次,乱扔衣服15次,打游戏超过40分钟5次,上课迟到2次,完不成家庭作业11次。问题确实抵多的,我想,这孩子无规无矩,吊儿郎当,关键是做事的态度出了问题,不改变他的态度,一切改变都无从谈起。

我和妻子商定,先从日常生活琐事人手,通过改变他的做事态度,进而改变他的思维方式、规范他的行为模式。方法由原来的“随事而教“改为”系统改造”,把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为九个要素,把没完没了的唠明、数落、训斥改为规范性约束和自我管理。

在实施改造前,我决定和儿子进行一次交谈。我先是把他一个星期的表现详细说给他听。他听后漫不经心地说:“我有这么精糕吗?”我说:“其实很多方面你都做了,比如刷牙、洗脸、做作业,你就是对自己要求不高,态度不端正。这些事都不难,你只要坚持每天认真做,一定会成功的。爸爸平时忙于工作,对你关心不够。从今天起,咱们共同努力,力争做忧秀的男子汉。”怎么做呢?就是建立起一日行为规范,内容包括九方面,不说脏话,早晚刷牙,不与家人吵架,按时吃早餐,上课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礼扔衣服、拖鞋,拉制打游戏时间,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我给儿子一个月的过渡期,要求他每周在原来犯错误次数的基础上减半,直至达到要求。

儿子仔细一想,暂时还可以说脏话,还可以打游戏,直呼“老爸放心”。我接着说:“做得好用一条蓝线表示,做得不好用一条红线表示,每天检查,每周总结,每月考核。咱们必须说话算数,奖罚分明。做错事可以用‘戒尺’敲打;周考核不合格要求跑步三公里;完成周考核增加一次打游戏的机会,时间为30分钟:完成月考核奖励一套玩具。”儿子高兴地喊“简单”。我们拉钩约定。

就像打仗一样,计划是一回事,执行好计划是另一回事。看着贴在墙上的各项数字和红线蓝线,儿子觉得无所谓,可每天晚上坐下来“算账”时,却显得有些紧张。自由懒散惯了,行为规范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让人不舒服。第一周考核,他就没有达到要求。周六上午,儿子只能一改往日睡懒觉或出去游玩的习惯,在我的陪同下,七点钟准时起床,跑步三公里。他初步尝到惩罚的滋味,觉得各项要求要达到,并没有那么简单。

“打一棒槌,给一个甜枣。”中午,一家人决定吃大家都喜欢的火锅,我一边吃一边帮儿子分析扣分的原因,比如打游戏总超时等。他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低声说道:“这考核不公平,也不合理。妈妈也乱扔衣服,晚上睡觉不刷牙:爸爸抽烟,晚上喝酒回来很晚,说话也带脏字。”说着,他还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万万没想到,我们会被儿子“打一闷棍”。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三个人一块儿考核,一样接受惩罚。每天晚上八点半,我们一家三口就坐在一起开民主生活会,说成绩、找问题、查原因、促整改。

有一次,妻子一进门,就把鞋子一扔,衣服一撂,手提包一抡。儿子一看,在黑板上毫不留情地画了三条红线。妻子一惊:“怎么了?”儿子说:“你刚才犯错了。”从来都是妈妈“敲打”儿子,这次儿子可以“敲打”妈妈了,他从平等和民主之中获得了快乐,这种快乐也激励他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找还把一家人的表现情况绘制成“K线图”,红蓝分明,凸显每个人的变化。

一个月下来,我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红线蓝线,看着正处在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儿子,内心很不平静。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一旦形成坏习惯,改造的难度是很大的。小孩是这样,大人更是这样。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否则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没有想到,我十几年的烟龄被儿子一句话给戒了,不修边幅的妻子也变得讲究起来了。看着一家人的进步,我心里乐滋滋的。几个月下来,全家人经历了考核的挑战和意志的磨炼。儿子的做事态度、行为习惯逐步得到改变,自信心与成就感明显提升。他的班主任说,这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家长的过程。我们将在一日生活规范的基础上再推出学习版的行为规范,将K线图”绘制到底。

——摘自《家庭百事通》文/张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