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8-24

友谊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很重要,良好的友谊能够使人心理健康。孩子的友谊对他们社会发展和情绪发展至关重要。那父母可以怎样教孩子开始并维持一段友谊呢?

一、友谊对孩子有多重要

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述过这样一个案例:

辛西娅带着她12岁的女儿艾达来到我的咨询室,她说发现女儿最近饮食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吃得太多。虽然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食量可能增加,但是艾达实在有点过分。老师告诉辛西娅,艾达每天都带着午餐去到学校后面的一个小空地上吃饭,还要买很多零食,一直吃到上课。有时上课她也忍不住吃零食。如果有老师批评她,她就会哭。辛西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艾达回家以后也不停的吃东西,不爱讲话。如果辛西娅阻止她继续吃,或者批评她,艾达有时候就会情绪崩溃。

辛西娅带来一份艾达的体检报告,除了体重略微超标,其他并没有什么问题。很明显,艾达在用饮食缓解一些心理上的痛楚。经过两次咨询以后,我搞清楚了艾达的问题,她真实的问题源于她的人际关系。

艾达一年多前转学到现在这个学校,入校之后,她很快和邻桌一个女孩成了好朋友。这个女孩在班上还有其他一些好友,平时也会邀请艾达和她们一起玩。但是艾达似乎并不太喜欢那些女孩,即使一起玩,艾达也只是和自己这个好朋友待在一起。后来这个女孩父母去了巴黎工作,将她也带走了。艾达发现其他几个女孩渐渐疏远了她,还不仅仅是疏远,她们对她恶意满满,有时会在别的同学面前说她坏话,以至于越来越多人不喜欢她。也就在这个期间,艾达开始出现饮食障碍。

我常常遇到很苦恼的父母,他们向我表示,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融入新环境,或者不知道怎样教自己害羞的孩子交朋友。有个父亲告诉我,有天听到儿子对自己说,别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也不让他玩玩具,他感觉既心痛又愤怒。他打电话给老师控诉,情况好了一些,但不久又恢复原状。

二、培养社交技能的责任更多是在家庭

12-18岁是人一生中最为躁动的年纪。很多父母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对人生似懂非懂,开始反叛父母的约束,挑战身边的权威,极力想证明自我,又想在某个团队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有些青少年甚至会用犯罪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有些事情发生以后,后果是不可挽回的。

以下三种能力需要家长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一,自我控制能力,也称为自律能力,它是贯穿人一生的能力,主要在孩子6~11岁期间形成。一个不能独自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不要指望他以后勤勤恳恳工作,因为他很难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第二,合作能力,这种能力常常是在孩子们通过一起玩游戏形成的。不要小看孩子们之间的游戏,他们是在模仿成年人的交往模式。

第三,判断自觉行为后果的能力。很多罪犯都说过“我不知道会变成这样”,也许他们当时真的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在恰当的时候初步判断自己行为会引起何种后果。

对于孩子这些软技能的训练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的焦点主要在培养孩子知识性的能力。因此,父母就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三、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开始并维持一段友谊

友谊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很重要,良好的友谊能够使人心理健康。孩子的友谊对他们社会发展和情绪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与别人建立友谊,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亲密连接,他们的社交技能也从与别人的相处中发展而来。

大多数孩子是希望有朋友的,相比没有朋友的孩子,那些拥有朋友的孩子可能更加自信,学业表现更好。当一个孩子难以与别的孩子交朋友,难以保持一段友谊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到不满意。

作为父母,其实没有办法直接帮助孩子交朋友,所以如果孩子说他们没有朋友的时候,父母会感到心痛,但却无力。但是父母可以教给孩子如何结交新朋友以及如何保持一段友谊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友谊之门

每一段友谊都开始于两个人有兴趣做彼此的朋友。所以友谊产生的第一步就是让别人接收到一个信息——我喜欢你,我想和你交朋友。

学龄前的孩子如果想交朋友,他们通常会直接问:你愿意和我玩(做朋友)吗?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不会这么直接了。

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学会传递出“我想和你交朋友”的信号。

传递方法之一:打招呼。害羞的孩子做到这一点很难。如果别人向他们打招呼,他可能会把头转向一边,或者只是含糊的回应。这样表现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缺乏自信。但他们这样做却让别人收到误解的信息——我不喜欢你,我不想和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的孩子是这因为种情况交不到朋友,你需要教孩子如何向别人打招呼。

打招呼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却包含很多元素,比如眼神接触,微笑,声音提高到让对方能听清的程度,甚至也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传递方法之二:赞美。赞美是另一种向别人传递“我喜欢你”的方式。人人收到一个真诚的赞美时,都会很开心,也会喜欢那些能够觉察并欣赏自己特质的人。

帮助孩子想出一些真诚但不浮夸的赞美语。比如打球的时候可以赞美别人:好球;绘画课上可以赞美别人:你这朵花画得好美;平时见到同学还可以称赞他们的服饰。

传递方法之三:善意。

小小的善意也能传达出“我喜欢你”的信号。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帮同学拿东西,或者分享一顿午餐。爱出必然爱返,你对别人友善,别人也会对你友善。展示善意,是一段友谊开始最好的方法。

研究发现,那些展现出善意的孩子最受欢迎。有些孩子知道“善意”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如何展示出来,他们会尝试“购买”友谊,比如给同学钱或者让别人玩自己昂贵的玩具。这种行为对发展一段真诚的友谊没有帮助。被“购买”友谊的孩子很可能会拿走任何他们想要拿走的东西,不仅不会回馈,还会对你的孩子失去尊重。所以,不要教你的孩子购买友谊。

第二步:寻找相似性

强调相似,而不是差异。很多儿童发展类的研究都发现,孩子倾向于和那些他们认为像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所以孩子的朋友常常是他们的同龄人,同一性别的人,来自同一社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样的兴趣,差不多的成绩。

很多孩子不理解,要想与一个人交朋友,就需要与这个人相似。他们会想表现得和别人不一样——通常会炫耀自己什么都知道,或者什么都拥有,以此来吸引别人。这些孩子其实想传递的信号是——我希望你喜欢我。但另一个孩子收到的信号却是——我比你好。

这样的表现无助于开始一段友谊。友谊源于平等,如果孩子总想表现得高人一等,让别人崇拜他,他很难交到朋友。

如何发现相似性

还有一些孩子,不擅长发现自己和别的小孩的相似之处,你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帮助他提高这一认识。

教孩子画两个重叠的圆圈,一个代表他,一个代表另一个孩子。重叠的部分代表他们的共同点。

你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到这些共同点,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他们去寻找。当孩子发现别的孩子与自己有很多相似处的时候,他会更愿意去建立这段友谊,也能更容易开展一段友谊,因为他知道了正确吸引同伴的方法。

第一步只是打开了友谊之门,而第二步寻找相似性却决定了谁会走进这个门。

第三步:分享乐趣

友谊长久,需要双方能够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乐趣。心理学家John Gottman观察了那些相互不认识的孩子如何发展出友谊。他发现,孩子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分享一项活动,能够预示了他们友谊的发展程度。

想要和同龄人维持一段友谊,孩子需要让别的孩子喜欢自己。他们要学会达成协议,共同享受活动中的乐趣,回避或者解决分歧。孩子有些行为会在这一层面破坏友谊——无视其他孩子的需求,拒绝分享玩具,对别的孩子颐指气使,大吼大叫,甚至出手打人。

若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不能获得乐趣,友谊就无法持续。

当孩子刚结交了一些朋友时,有一个小方法可以教给孩子——邀约朋友参与自己私人活动。这是一个巩固友谊的好方法,你可以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玩,并且在别的孩子来到前,教他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主人。你可以告诉他:一个合格的小主人是会让客人玩得开心,尽量满足客人的需求,不会和他们争吵。他们会待在客人周围,不会扔下客人和其他人玩。如果你有特别的玩具,和客人分享也是个好办法。

你也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别的孩子进行一次活动,比如打球,烘焙,看电影等等。孩子的友谊会通过共同的活动得到发展,但是前提是他们都能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乐趣。

    ——摘自《少年儿童研究》文/小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