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洞》、《亲爱的汉修先生》等

发布时间: 2004-05-18

《洞》——荣奖199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作者:路易斯·萨奇尔louis Sachar
索书号:I845.712/289(注:港台书)(小鲁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这是一个关于罪与罚以及救赎的黑色幽默故事。有书评说这本书“非常滑稽,但又带点悲惨……萨奇尔擅长于将写实的故事与夸大的主题融合为一。我们已经好久好久不曾读到情节这样丰富且悬疑、布局如此巧妙的一本书了。
    故事的主人公史丹利继承了祖先的姓名,也似乎继承了祖先的罪过,受到厄运纠缠的惩罚。倒霉的他被天外飞来一双又臭又旧的球鞋打中脑袋,却遭法官当成小偷定罪,并且送到绿湖营——一个专门管训坏男孩的地方。
    “都是他那又坏又烂的偷猪贼曾曾祖父害的!”《洞》的封面
    这是几代史丹利碰到倒霉事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其实他们并没有怪那偷猪贼,也没有怪命运。他们仍然很上进,努力做个好人,努力做个好孩子。
    原来史丹利的曾曾祖父并没有偷猪,只是因为他没有履行他对左若妮夫人的承诺,忘记背她上山,喝那山上的溪水,于是后代子孙都遭到诅咒。不过,在学校里饱受欺侮的史丹利来到了绿湖营,倒是交到一个绰号叫零蛋的好朋友。巧的是零蛋正是左若妮夫人的后代,也是真正的偷鞋贼。由于管训营监护人毫无道理的要求:每名少年犯每天都必须挖一个五英尺宽、五英尺深的洞。史丹利和零蛋两人互相扶持,终于挖掘出好几世代以来几个家庭的恩怨情仇,并且在他们上山找水喝的艰苦历程中,发挥出无私、忘我的高贵情谊,不但磨炼出两人的自信,也化解了左夫人的诅咒,扭转了所有人的命运,使善良的人得到了救赎,更让有罪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译者赵永芬 语)

《亲爱的汉修先生》——荣奖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作者:(美)克利林Beverly Clearry
索书号:I845.712/330(注:港台书)(翰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I845.712/51(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封面
    雷伊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他写信给汉修先生,竟然会变成一件工作,他只不过是想表示,他喜欢汉修先生的书罢了。
    但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老师要班上的小朋友写信给作家,问几个问题,好做为读书报告。汉修先生在回信的后面,也要雷伊回答问题。
    慢慢的,雷伊觉得可以和汉修先生谈心,甚至接受他的建议。在书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婚的状况、转学时的不适应及他内心的孤单。和作家通信的过程中,他学会了面对生活的转变、看到了父母亲无法共处的原因、体认到他被父母关爱的情感,也练就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让他获得了学校里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也更坚定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全文感伤中又充满温馨幽默。

《时代广场的蟋蟀》——荣奖196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作者:(美)塞尔登 George Selden
索书号:I845.712/360(注:港台书)(翰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I887.12/19(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I887.12/19/[2](新蕾出版社)
    《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封面一只老鼠正望着在自家报摊里的男孩玛利欧。
    老鼠的名字叫塔克,它正坐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地铁车站一个废弃的排水管口上。忽然它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玛利欧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站起身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就像是小提琴的琴弦被弓弦急促划过所迸发出来的声音,又像是竖琴突然受到挑动响起的琴音。仿佛在远离纽约的某个地方,一处翠绿的森林里,有一片树叶在午夜里穿过沉沉的黑夜,翩然落下,掉进一株灌木丛里——那声音就是落叶的回声……
    柴斯特就这样被发现了。它是一只康涅狄克州乡间的蟋蟀,因为一时贪吃,不小心被压在野餐盒中,带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地铁车站。
    柴斯特蟋蟀那因为焦虑而情不自禁发出的鸣奏意外地使它找到了一个爱它的小主人——玛利欧和两个“纽约佬”朋友——一只不怕猫的塔克老鼠和一只不吃老鼠的亨利猫。当柴斯特美妙的鸣奏因为快乐而再次响起时,引发了塔克老鼠的忘形舞蹈,打翻了火柴,烧着了玛利欧一家辛辛苦苦经营着的报摊。当然还是柴斯特美妙的鸣奏使它在纽约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位超级演奏家,解救了玛利欧一家于困境,给纷乱的地铁车站增添了一道清新的风景。
    这是一本由美国作家塞尔登写的名为《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童书,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是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的故事。一只小小的音乐虫子,使整本书即是一个充满曲折情节的童话,又像是一曲清新、悠扬的民谣,一首美丽的诗。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局。《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结局就象当时的季节——秋天一样有些伤感。柴斯特在一个夜晚悄悄地乘中央车站的车回康涅狄克州去了,它不属于城市的喧哗和闪烁的镁光灯,它更喜欢乡间洋溢泥香的家。火车渐行渐远,塔克和亨利还在努力往那一片漆黑里凝望……而我们的家,我们的香格里拉在哪儿?在这城市的丛林中吗?
           (摘自《中华读书报》谭杨红/文)

《桥下人家》——荣奖195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作者:(美)卡尔森Natalie Savage Carlson
索书号:I845.712/354(注:港台书)(翰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桥下人家》的封面
    《桥下人家》是一个充满了爱和希望的童话式的圣诞故事。阿曼原是个得过且过、乐天满足的街头游民,他不是没有工作机会,只是有点懒,不喜欢有人约束他的生活。可是他却是个心肠很好的人,因此他怕孩子,因为他知道一旦和孩子接近,他便没办法无拘无束,他的心便要被孩子偷走,从此就必须挂念他们。所以他宁愿不要有家,一个人推着小车为家,过着轻松自在的日子。
    偏偏他就遇上了柯家三个讨人喜爱的小孩。这三个小孩没有爸爸,妈妈在洗衣店打工,付不出房租,全家被赶了出来。他们可以到收容院去,吃住上学不会有问题,可三姐弟必须分开,家就再也不成家了。于是妈妈忍痛先将孩子带到桥下,要他们同心协力地忍过最寒冷的冬天,春天来了之后,事情便会越来越好。妈妈教他们要活得有尊严,虽然暂居桥下,但不许孩子自视为无家可归的人,再难熬,她都禁止他们偷窃。
    妈妈和阿曼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于是两人不断的有冲突产生。可这些都挡不住孩子和阿曼彼此的关爱,他们的心一下便被对方偷走了。阿曼忽然醒悟到,要给孩子一个家,唯有努力去做事。于是在圣诞的奇迹中,阿曼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无业生活,真正以劳力去工作。而孩子要的家,也在这个改变后,欣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