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是“你要加油”

发布时间: 2021-11-16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害怕和退缩的心理时,总是急于解决问题。父母希望孩子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努力向别人学习,迈出脚步。我们会对孩子说,“加油,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心理健康学家田宏杰在一次演讲中谈道:“废掉一个小孩最快的方式,是你要加油。”当孩子面对困难时,你还只对他说“加油”吗?

当你说“加油”时,孩子为何更崩溃?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负面情绪得不到理解和共情,就是一种 “负强化”,会让孩子的消极感更强。

曾在公园里,看到一对父母在教孩子骑自行车。孩子一边大哭一边大声嚷嚷:“我不行,我做不到。”一直在否定自己。父母说,“你可以的,加油,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学会的。”孩子一直抗拒,最后显然父亲已经不耐烦了,说了一句:“你连试都没试,就说自己不行,你看其他孩子都比你勇敢。”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更加焦躁,直接把自行车摔在地上说:“我害怕,我不想学骑自行车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碰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父母,都是在一旁不停地鼓励孩子,而孩子却不会越挫越勇,反而崩溃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格曼曾提出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孩子有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何为“习得性无助”?就是每当孩子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就再也不想尝试了,孩子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自己在困难面前,根本无法逃脱。

孩子在说不行时,他们内心很焦灼;可父母却在说,“你要加油,你一定行的”,这种毫无针对性的鼓励。这种虚假的鼓励教育,根本不可能帮孩子建立信心,反而在他们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沮丧难过。

孩子会想,“学不会自行车,我就不勇敢,我的平衡性不好…”接下来,大部分孩子可能要用一生,去对抗自己这些负面的情绪。

田宏杰教授曾在演讲中分享一句话:“与沮丧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无能感和力量感,我们只有帮他跨越挫折,他才能够获得力量。”

这让我们想起,泰国的广告短片《豆芽引发的梦想》。

短片中,妈妈在菜市场卖菜,因生意不好,女儿提议种豆芽卖豆芽。妈妈对她说,“我们试试!”种豆芽并没有那么简单,她们失败了。但妈妈没有放弃,去借了种豆芽的书,说:“我们试试!”

第二次又失败了,因为房屋漏雨给了妈妈启示,可以自制补充豆芽水分的装备。妈妈对女儿说:“我们试试!第三次她们终于成功了,豆芽长了出来。

妈妈和女儿都非常高兴,当妈妈问孩子,“我们要不要种一下别的?”女儿也说:“我们试试!”

女孩长大后,拿到了奖学金,目前在瑞典进行科研工作,而“豆芽”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

短片中的妈妈,面对孩子种豆芽的失败,她没有说,“你要加油,你一定可以!”而是和孩子找原因,和孩子一起“试试”,最终找到了解决之法。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乐观面对困难,以及积极解决困难。

停止说“加油”,孩子方能轻松上阵

现在的孩子,几乎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一声声的“加油”中度过。诚然,父母的这种做法,无非就是想激励孩子,让孩子自信。孰不知,父母的这种殷切期盼,反而给孩子产生诸多压力。睿智的父母,都会懂得在孩子面临沮丧时,停止对孩子喊“加油”!

比如当孩子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时,孩子本身压力就很大。如果父母还在不停地喊着“加油”时,孩子真的能加油吗?

近日,就有一位妈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式,看哭千万网友。

在湖南岳阳第十六中学高三的一次班会中,小何分享了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因为小何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她情绪比较低落,对于高考的信心也不足。回家后,小何对妈妈说,担心考不上一本。

这时候,或许有不少家长会说,“加油,相信你能考上一本的。”没想到妈妈却回答:“考不上一本没关系,上个二本也可以,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了。”

小何说,当听到妈妈说出这句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同款台词时,内心的压力感似乎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小何妈妈的话,远比“你要加油,相信你能做到”更有力度,更能宽慰孩子的心。

何妈妈的话原意是:“即使失败了又何妨,父母的爱不会改变,父母能接纳不那么优秀的自己。”

小何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她又重燃信心,坦言要拼尽全力。

由此可见,为人父母,我们与其对孩子说加油一定要赢,不如教会孩子“失败乃常事”,要学会坦然面对。

如此,孩子反而能轻松上阵,乐观面对!

    

不说“加油”,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遇到困难,很多父母就想让孩子“加油”;孩子遇到挫折沮丧时,父母恨不得替孩子解决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真正让孩子可以成长、有所收获的,恰恰是那些挫折。

教育学家黄素非说过:“看似幽暗的负面经历,却留下强韧的生命力,经验深挖生命的河床,容纳更充沛的水流。”。

聪明的父母,激励孩子不说“加油”,而是这样做。

1.理解、接纳孩子

曾有网友分享,女儿刚上幼儿园,学校就要求孩子们报轮滑课。

她觉得女孩子学轮滑可以锻炼胆量和平衡力,就义无反顾地给孩子报上了。

没想到,这却成了女儿的噩梦,穿轮滑鞋学习站立时摔了几次,直接导致女儿拒绝上幼儿园。

当女儿说:“我不想上幼儿园,我怕摔倒。”时,她认为:“没关系的宝贝,多练练就好了。”

但是明显能感觉到孩子一直都不开心。

之后妈妈对女儿说:“妈妈知道学轮滑比较难,摔倒了也很痛,不着急,慢慢来。”

女儿的眼神坚定了。

在她不懈的坚持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轮滑。

由此可见,孩子向父母表示沮丧时,他们只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认可,而是盲目鼓励。

2.协助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做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难点,而给孩子提出可行的建议。

比如当孩子学骑车,一开始骑总害怕摔倒;

我们会从后面扶着,然后告诉孩子,如何找到平衡感。

当孩子在骑行的过程中,掌握了平衡感,我们可以在后面慢慢松手。

如此,父母搭一把手,配以语言的指导,远比空洞的“加油”更有效。

孩子在经历了困难,到解决困难的过程,他们也会越来越有自信。

3.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失败

曾有媒体报道:

19岁男孩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后,最终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这个男孩接受不了失败的事实,最终走向极端。

另外一个10岁女孩,因在一次钢琴大赛中,弹错了几个音符而错失奖项。

她从此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甚至想要放弃弹钢琴。

由此可见,孩子害怕失败,比挫折本身更可怕。

失败乃成功之母,连失败都不敢面对,谈何成功呢?

因此,我们与其“加油”鼓励孩子去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失败。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重视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最注重成败的结果。

孩子失败了,我们一起分析原因,加以改进,把失败当成收获。

我们要告诉孩子:体面地对待失败,比赢更漂亮。

孩子的成长,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然而,鼓励孩子,不是一句简单的“加油”,更需要走心的关怀与呵护。

正如田宏杰在教授演讲中所说的:“孩子做不到时,看到他的难,帮他做到;

孩子做不好时,看到矛盾中的变化契机;

生活中,通过故事让孩子看到挫折的力量。

和孩子一起,身体力行,看到生命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意义,比单纯地说“加油”,更重要!

——摘自搜狐教育.优加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