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网络德育打造育人新天地

发布时间: 2004-06-23
   在网络德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北京市十五中学1999年开始进行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初步实践。网络德育使学校建立了新的德育阵地。
    学校建立了由主管德育的校长负责,包括科研室、教育处、电教组、以及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在内的网络德育课题组,并聘请有关专家作为顾问,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网络德育;同时建立网络德育学生团体作为德育主体,进行网络德育的实践。学生主持制作网络平台、班级网页、网上论坛。一切都是在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活动中实现的。
    首先,构建了“我们的家园”--德育网站作为网络德育的阵地。
    “我们的家园”设有以下栏目:
    校园聚焦:及时报道学校重大活动。
    自主天地:介绍学生会、自管会的工作,和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情况。
    COOLIM:链接COOLIM俱乐部网站。
    绿洲在线:链接学校的心理网站。
    我心飞翔:设有“我爱我家”、“我爱我师”、“我爱我校”、“泮池心语”、“我的名言”等话题,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
    网络ABC:介绍网络知识、网络文明公约;设立网络道德BBS,让学生参与网络道德讨论。
    群星璀璨:介绍名师、优秀学生。
    星河放歌:发表学生优秀作品。
    德育资源库:可以查阅学校的各种德育资料。
    共青团之声:共青团员的另一个家园。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利用网络论坛,开展人生观、信念、理想教育。例如紧跟形势,及时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美国9.11事件”、“全国禁毒日”等话题,都引起过学生不同的认识,经过辩论,统一认识,最后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利用网络心理室,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当同学们不愿意面对老师,或者遇到心理秘密时,他们都愿意采取这种方式。
    利用自建网页,开展教育活动。各班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网页,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新阵地。学校成功地进行了多次班级网页评比,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及其主体行为。
    利用设立的不同网络板块,丰富德育内容。如COOLIM俱乐部网站的板块:“校园快讯”、“网上校刊”、“论坛BBC”等。
    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管理。由同学自制的学校“五项评比”网络操控系统,为教务处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帮助。
    利用网络开展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网络俱乐部的同学协助学校数学教研组成功举行了北京市数学知识应用获奖论文的宣讲会。音乐教学要开展音乐软件作业方式的探讨,许多同学利用网络制作了相关的音乐软件作业。
    再次,通过网络德育活动,进一步充实德育工作内容。针对学生网络活动缺乏约束力,容易形成道德偏差的特点,学校增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管理与指导,逐步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并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新事物的兴趣,以及网络信息量大、来源广、交互性的特点,利用网上案例、论坛等板块,完成德育的目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