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 2004-05-27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因此,教育者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机会去切身感受和思考,在提高他们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触及其深层意识,使学生形成较稳固的道德观念,并完善其道德行为。
    一、体验快乐,传播一份爱心
    为了帮助和指导学生们去体验快乐,并能把这些快乐当作“珍珠”一颗颗串起来,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快乐大本营”这本小册子,要求学生们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并以日记的形式在小册子上记下快乐的感受。
    这本《快乐大本营》的小册子分成三大章:
    1.我有一颗善良的心
    现在的孩子,由于环境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较多,表现为凡事都为自己打算,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待人冷漠等等。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多把眼光投向社会的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哪怕是一句问候的话,一枚不起眼的硬币,一张自制的贺卡……并把这些助人的体验之乐记录在小册子上,在班内互相阅读,一起感动着对方的感动,快乐着对方的快乐。
    2.我为集体添光彩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为了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我们在板报上开辟了“星星榜”,每周都评选出最关心集体、最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同学,并在班会上交流他的事迹。我们还开展了“我为班级添绿色”、“寻找一个服务岗”、“雏鹰争章”等一系列活动,并要求学生将活动中的感受记录下来。
    3.我让环境更美丽
    我们还将教育辐射到社区,在学生中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学生们在为社会服务,美化环境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并把这种体验记录在《快乐大本营》中。    
    二、体验亲情,奉献一片孝心
    “要爱你的妈妈。”这是前苏联巴姆雷什中学长期悬挂的一条醒目的标语。有人问该校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在学校里挂上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而仅仅让学生去爱他的妈妈?”苏霍姆林斯基微笑着说:“一个人如果连他的母亲都不爱,这样的孩子怎会去爱祖国、爱人民?”但是如今的孩子有几个知道妈妈的生日?有几个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为妈妈留一份?有几个在妈妈为自己忙里忙外的时候,说声谢谢?基于这种现状,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让学生们自制一张调查表,把想了解母亲的问题一一写上,并且为母亲做一件事。
    当然,体验亲情的形式还很多,如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重阳节开展“数数爷爷奶奶的白头发”的活动,假期里可开展“今天我当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班”、“我和妈妈换角色”等活动,让学生在家庭里找到一个服务岗,让亲情在活动中传递,在家人心中荡漾。
    三、体验自信,培养一份责任心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我们实行了“中队干部轮换制度”,同时建立了多个服务岗位:
    班主任助理:每天轮流让一名学生挂牌上岗服务,协助班主任做好工作,并配合班干部完成各项检查,同时记好班级日记。
    班级守护神:负责管理好班级的门、窗、电。
    红领巾监督岗:检查班内学生的红领巾佩戴情况。
    阳光小记者:每周记录报道班级的好人好事或不良现象,并以板报的形式陈列在班级橱窗内,优秀稿件向校广播台投稿。  
    体验让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让学生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刻骨铭心,体验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自信、有尊严的体验生活中健康成长!  
--摘自《德育报》2004年5月3日  邢丽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