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道德教育:向“人”的回归

发布时间: 2004-05-27
    社会现实中的“人”不断地在给教育提出问题,教育又不断地在反观社会环境对“人”的迁移。在这样的相互观照中,“人”得以直面现实,直抵心灵。
    道德教育尤其应该直面现实,直抵心灵,它是对我们思想与行为的“拷问”。然而,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可以说,道德教育首先要改造的是它自己。
    其一,对道德教育,我们更多地理解为讲道理。因而,道德教育总是以灌输、宣传口吻出现,从而在实际上偏离了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价值的引导,忽视了其道德观的自主建构。
    其二,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成人观点的嫁接,忽视了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和对其成长需要的满足。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成长经历的人,一定是不一样的。对少年儿童的变化,我们是否及时跟进了呢?
    其三,道德教育在方法上,片面地被视为对少年儿童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可是,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张白纸”,而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被限制和防范,而是生存、发展和享受。
    其四,道德教育的过程,片面地强调少年儿童对于道德责任和义务的服从,而忽略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对少年儿童道德体验的认同和尊重。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儿童思维”和“预设情景”。
    其五,对道德教育的评价、判断、甄别,是单向的、“纸上谈兵”式的,因而是空洞的。因为,成人的认识和行为设计往往和少年儿童的实际有差距,我们的评价应着眼于真实的儿童,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
    这样的“拷问”和“检讨”,还可以不断地深入下去。通过“拷问”和“检讨”,我们会找到问题背后蕴含的“价值”。然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展开讨论。
    首先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一切道德教育活动的共同特征是把“人”放在优先地位,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都不能忽视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鲜活、生动,道德教育的思路才会发生质的转变。比如,每所学校都要举行开学典礼,最常见的情景是全校学生站得整整齐齐,静静聆听从校长到老师、到个别学生的讲话或发言,更多的学生只是“旁观者”。但是,开学,是每个学生的开学,必须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人人都开学了,人人都开启了新的校园活。”学生不仅仅是一位聆听者、旁观者,更应是开学典礼的参与者、体验者、互动者。这样的教育才闪耀着主体人性的光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还应有“儿童思维”。儿童的认识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其实,成人也是这样。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那些有具体情景,有图像,有亲身体验的东西,就能在我们头脑中频频再现、生成。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基本习惯的养成,如,上下楼梯应靠右行。我们通常是靠讲道理、写提示语来教给学生,但其效果往往是“水过地皮湿”。在我们重庆市巴蜀小学,每一层楼梯在上下楼梯的第一阶右侧,都画有两个小脚丫。孩子们每天上下楼梯时,这两个小脚丫既是无声的提示,也是无声的引导。其实,教育是什么?道德教育是什么?它是营造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教育文化情景。所以,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触摸到儿童心灵,并且能让儿童触摸到,获得儿童的真心认同。这样的教育也是有魅力的教育,能让儿童终身难忘。
    再次,讨论道德教育,关注道德实践,必然要直面实践推进的关键--教师。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是道德实践的营造者,其教育智慧的展现,主要在于对儿童的细腻洞察和灵动的教育策略。有一次听课,教师提问,一位学生举手发言。因为是公开课,下面听课者众多,发言学生声音太小,听不清楚。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机灵地把话筒送了过去,发言者的声音立刻清楚了。教师抓住了这个细节,及时地对送话筒的学生提出表扬,让学生们明白这就是一种“互助”,是“关注、关心身边的人与事”。也许教师这样做会影响预先设计的教学流程,甚至影响当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毫无疑问,他秉持了既要“教书”,又要“教人”的理念。“书”是永远教不完的,教“书”的价值在于教人做人。作为教师,对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这样,教师才会理解教育为什么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鲜活;才会体验与学生智慧互助而成长,与学生生命交往而幸福;才能在朴素的生活中享受到快乐,其心灵与眼界才会变得愈来愈敞亮和明丽,也才会在道德实践中去“读懂学生”,进而创造美妙的教育境界。
   另外,道德教育需要社会的共识。这种共识不仅仅是思想的到位,还应表现为“环境资源”的供给,诸如博物馆、青少年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的设施、设备的提供。我们不仅要思考“建什么馆”、“怎么建”的问题,而且还要先回答“为什么建”、“为谁建”的问题。我们提供的这些“环境资源”是否能成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这些“环境资源”是否能在“展示历史”的同时“引领未来”?我们是否能为未来的主人--下一代搭建一个又一个参与、体验的平台?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这样,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才称得上是“文化工程”。这其间,关键还是在人。即使有了资源,我们的教育者又能否对资源空间的利用进行再开发,再创造呢?现实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缺少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又“无视”资源的存在,浪费资源。其实,资源有没有价值,还要看我们有没有发现和利用资源的意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儿时走过来的,每一个人也都有受教育的经历和成长的体验。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留在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教育,关于“人”的道德教育就会融通生命,散发出亲切的魅力,舒展每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美妙。
--摘自《人民教育》2004年第8期  廖文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