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关于量化管理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04-04-29
    量化管理是当前学校用来约束和测评学生品德行为的常见手段,其最终表现形式是量化考核的分数。量化管理条例的范围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纪律观念、心理品质等。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使量化管理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使学生的品德行为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笔者针对量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调查显示,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制定量化考核条例是必要的,对个人的品德行为也有较大的约束力,对于个人的量化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也比较在意。而四年级学生则认为约束力较小,对于量化排名的在意程度也相对较小。一、四年级的学生均对完全采用加分和扣分的方法来约束品德行为的有效性存在或多或少的异议。学生在应该受到表扬的时候,最希望的方式并不是加分而是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学生在违反纪律时,最容易使他认识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的方式也不是扣分,而是教师的批评教育和期待。
    无论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四年级的学生,都有一部分认为自我约束力不强,而日常品德行为受量化考核影响不大,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因此从德育的角度看,单纯的量化管理很难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愿意得到教师的约束和管理,只是管理的方法应该是得当的、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
    此外,许多学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量化管理在许多时候使学生的积极性处于被动状态;量化排名,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毕竟有些学生天资平平;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会因为量化成绩较差而更加压抑;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会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我行我素。量化成绩与期末评比挂钩,使一些学生望“三好”而兴叹;适当的放松、给学生一点心灵的空间有利于制度的完善和学生的配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有助于学生自我约束力的提高等。

    经过此次调查,笔者感悟至深,有了诸多思索:
    一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坦诚地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明白量化管理只是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而不是作为学生违规时惩罚的工具。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努力做好应做之事。
    二是关爱是一条无形的鞭子。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定能获得学生真心的回报。当然,教师要想把自己的意愿完完全全地传达给学生,须以沟通和了解为前提。
    三是赞歌要当面唱。人人都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批评。赞美体现着关注,体现着尊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适当得体的赞美会使学生感到开心、快乐,增强自信心。当然,所赞美的一定是值得赞美的事情,决不可无病呻吟;而且赞美一定要真诚,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切忌有冷嘲热讽之嫌。
    四是原谅不等同于纵容姑息。学生出现违规行为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但批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技巧:批评时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批评之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解释,否则学生会觉得不公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教师不必陈词滥调,批评方式要柔和,切忌情绪冲动,切忌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另外,在肯定成绩与进步基础上的批评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五是“杀鸡给猴看”的方法不可取。当一个学生的行为影响到班级的荣誉时,教育其他人的“快捷”方式常常被认为是“杀鸡给猴看”。犯错者本已经是胆颤心惊,如果再被拿来当作典型,很容易陷入悲观情绪。
    六是善于当一个果断、诚实、公正的裁判。学生和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经常存在较大的偏差,此时如果教师只把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强加给学生,往往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并领悟。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展开“正”  “反”两方的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耐心听取大家的发言,寻找突破点,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果断地下结论,避免含含糊糊、闪烁其词,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
    七是不求完美,但求进步。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是人所共知的,那么班与班之间有差异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当班级的量化成绩不理想时,切忌只重视结果,而不管学生的心智状态和感受,无休止地抱怨和指责。无论面对怎样糟的结果都要真诚地为学生打气、鼓劲。要让学生始终为自己的集体感到骄傲,并树立起为集体争光的信心和决心。
    量化管理只是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其真正意义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为宗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认为,扣“分”的方式不是不可以采用,但在扣“分”之前,教师应用爱和期待去感化学生,使学生彻底地反思、醒悟,这样才能使德育从教师的“施教”过渡到学生的“自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摘自《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4期   张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