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

发布时间: 2016-03-31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造思维灵动的课堂。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好的课堂导入奠定基础。毕竟,作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急于知道文本内容,激发其探究意愿,让课堂充满活力。
    从本质上来说,课堂是锤炼学生思维的场所。因此,好的课堂导入既要有深度,又不能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应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如,李老师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首先出示了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所谓名言警句,并强调这些规定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应该说,这样的导入未尝不可,但问题出在接下来的“真情”告白上:“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就是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一篇有形象、有内容,甚至可能引发不同解读的好文章,在教师三言两语的介绍中,一下子就失去了多样化的可能。像这样具有“大一统”特点、先入为主式的课堂导入,会让学生感到文本的索然无味。
    像李老师这样生怕学生读不明白,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告知结果,从而关闭学生思维闸门的课例也许不是很多,但给学生定下阅读基调的并不少见。对文本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领,但引领不能异化为强加。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不同见解的出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促成思维的碰撞。
    要防止课堂导入的漫无边际,即教师引着学生兜了一大圈之后,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一,还没能让学生接触文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于松散的课堂导入无法生成优质的课堂教学。
    王老师在教学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文时,面带微笑地问学生:“当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写过鸟,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关于鸟的作品吗?”学生说出了好多作家的名字,但没有人能提到冯骥才。发现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王老师有点急了,就说道:“冯骥才,大家知道他吗?我们以前读过他的什么文章?”学生面面相觑,最后有个学生小声地回答:“挑山工。”王老师随即追问:“你能复述《挑山工》的内容吗?”在王老师的多次提醒下,学生总算完成了对故事内容的复述。至此,王老师还不罢休,继续说道:“《挑山工》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有名的文章,被誉为写泰山的四大著名散文之一,冯骥才也因为这篇文章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文章塑造的挑山工形象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学生听了这一大通介绍,感觉莫名其妙。“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冯骥才的另一篇散文《珍珠鸟》。”王老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次的导入。
    课堂导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语言得体,有节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能切中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课堂阅读。导入不怕长,但要长而有味,导入也不惧短,应该短中见出深意。我们能从作者的另外一篇文章来切入,但要简明扼要。可从有关的历史事件入手,但不能强拉硬拽,给人以生拼硬凑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课堂导入的研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得体的导入,催动他们的课堂学习。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情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某个精彩的场景或细节,如果可能,再说出自己玩耍时的感受。学生们说得具体、形象,不时引来他人的啧啧称赞。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接下来,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了此情此景已然见过的心理优势,理解起文本来也就轻松了许多。
    新课程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把课堂还绐学生,以此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这一方面来说,课堂导入也就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夸夸其谈,而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自然生成。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吸纳学生参与到导入中来,让他们的思维活动伴随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摘自《师道·情智版》2015年第12A期 文/姚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