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堂”研究:改造小学教学

发布时间: 2015-03-26
    在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我们尝试以学生的视角来体察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切入点来审视和反观我们的常态教学,并以此作为改造课堂教学的基础,进而构建一种基于儿童立场的“新学堂”教学模式。
    “新学堂”内涵:面向每—个儿童而教
    我校的“自主教学”理念,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并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而采取的教授方法和策略,倡导把学生的“已有发展区”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走向并完成“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有效。要理解“新学堂”的内涵,须对目前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为此,学校从三个维度进行调研:自主学习意识(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自主学习行为(包括主动预习、课堂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进行课外学习、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时间管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主动求助能力)。结果显示,在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学习目标和计划、自我监控能力、反思能力、学业求助能力较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目标完全由家长和老师制定的比例由超过5成降至2成。
    调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年来学校自主教学研究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如: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提问的仅占三成,而且随年级升高还有递减;在“你喜欢怎样学习”的问题选择中,喜欢自己查阅资料学习、与同学讨论的比例高于听老师讲解;在“你是怎样学习的”的问题选择中,不少学生给出了独特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包括图书馆阅读、实践调研、同伴学习、网络学习等。这不禁引发我们新的思考与追问:怎样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自主、更多元、更具个性化?
    重新审视“教”与“学”,我们形成了对“新学堂”教育内涵的基本理解:
    1.教法变革:面向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必须承认,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学遵循的仍是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方式,其隐喻是火车,大家搭乘同一辆列车驶向同样的目的地,中途有人下车了,这些人是因学习速度和能力不足被淘汰。在群体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及真实状况往往被冷冰冰的分数所淹没。
    而“新学堂”所提倡的教学思维,其隐喻则是汽车,大家可以自由地乘坐自己的汽车,按照各自不同的速度,前往各自想去的地方。换言之,学生的起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各不相同。如此,教师的“教”也应当是不同的,是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为此要实现“两个着力”:着力把个体的心灵从群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面向每一个个体而教;着力把儿童的心灵从成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面向儿童而教。
    2.学法变革: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有效的学习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应当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中固有的种种可能性,通过学校教育来改造和改组儿童的经验,从而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新学堂”所倡导,正是这样一种打破学校教育与生活情景之间壁垒的问题学习方式。
    3.“教”与“学”的关系变革: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
    在自主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渐渐认识到,学习并非是教师单方面教会的,自主学习、体验和建构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乃至品性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相对于一成不变的知识、容量有限的书本和谆谆教诲的教师,学生个体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及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则是学习过程中更加关键的因素。
    在“新学堂”的视角下,课堂从片面的以教为本、以知识传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为本、以学生为本、教为学服务的视角,把学习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体验权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要构建学生的“学堂”,而非教师的“讲堂”。
    4.学习场域变革:打破时空界限
    “新学堂”提出,要建立一种打破时空界限的学习场域,这个学习场域从时间上来说,突破在校教育的有限、有度和他控,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学习;从地点上来说,突破教室、校园和家庭的局限,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社会、学校、家庭、教室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教育空间;从资源上来说,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一起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资源共同体。
    “新学堂”的建构策略:教法变革与学法变革
    在建构策略上,“新学堂”研究着重关注教法变革与学法变革。
    1.构建S—Q—T学习模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众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我们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元素解构,发现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计划任务、行为调控和自我反思这三个阶段,其中,计划任务阶段主要包括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两个环节,行为调控阶段主要包括过程控制和自我观察两个环节,自我反思则主要包括自我判断和结果反应两个环节。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尝试建构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型——S—Q—T模型,即学生—问题—教师。流程如下:
    第一,提出问题。基于自身成长需求的问题有哪些?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查阅资料、思考找到答案的?哪些是自己无法解决,必须求助同伴和教师的?后者正是课堂教学所需的真实问题。
    第二,问题互解。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通过“三学”(独学、对学、群学)、123学习策略(1分钟独立思考、2分钟同伴交流、 3分钟集体讨论)、小先生助教等方式进行问题互解。
    第三,展示问题。在学生自主讨论、反思、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发现和梳理出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并展示给学生。这是本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四,问题拓展。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前后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也可以就某一问题继续深入研究,或者由一个问题引发相关问题,进行扩大研究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基于外部反馈对学习的外部环境进行主动监控和改善,充分利用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并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来调节学习行为。
    2.实行学案导学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某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上课前,教师应先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一套基于学情分析的学习方案,以学案进行导学。简言之,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内容与要求及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目标性、整体性、层次性、建构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案。学习方案应当能兼顾到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式,以及基于分层的学业测量等四个要素。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案。
    学案的制定没有固定样式,教师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将客观知识在言语水平和实物水平上展开,采用微缩、放大、持平等手段对知识进行剪辑、整合,降低难度和坡度,突出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在最初的变革实践中,我们先尝试的是动态分层法,把班上相似知识结构、相当认知水平以及相近兴趣爱好的同学设为同一层次,依据实际情况将班上的40名孩子分为A、B、C、D、E等不同的层次。教师依据各层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学案导学的教学流程大体为“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测评”几个环节。另外,课前与课后还会有前测与后测两个环节。前测一般是基于学生个体所进行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后测则主要通过提问、实验、练习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
    “新学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管理者整体规划,建立更加适于儿童成长的评价机制,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组织文化,唤起教师灵魂深处的教育自觉并使这种自觉转化为向上的自由张力,真正实现以儿童立场构建的属于儿童的“新学堂”。
    ——摘自《人民教育》2014年第12期 文/刘畅(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