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衡水中学”:穷孩子如何不当考试机器

发布时间: 2016-03-31
    美国的公立学校系统总的来说相当差劲儿。可美国公立学校改革中诞生了这样一个“奇葩”——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在这个学校系统上学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自穷人家庭,他们依靠抽签而不是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可它的大学升学率却超过80% -要知道,美国贫困家庭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只有8%!而它的管理之严格,更是堪比国内的衡水中学。
    KIPP的理念,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老师跟学生说的话,跟家长说的话,学校里的各种口号,处处体现上大学这个中心目标——哪怕他们只不过是初中生。他们很小就被领着去大学访问,去接触从KIPP出来并成功考上大学的校友,树立自己有朝一日也要上大学的意识。教室用各个大学的名字命名。
    两个基本点,叫“work hard,be nice”——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在KIPP看来,这是考上大学所必备的基础。
    学校爱让学生喊各种励志口号,而且是在教室里由老师领着喊,比如一边拍桌子一边喊:“Read baby readl(读书吧,亲!)”其中有一句口号是“There are no shortcuts(这里没有终南捷径)”。他们让学生完全理解学习不是闹着玩的,不能投机取巧。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套物质奖励系统。
    学生入学第一天是没有桌椅的,只能坐在地上,因为这里一切东西都必须是努力“挣”来的。谁表现好,谁才可以得到桌椅。这套奖励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于,让学生通过做好自己本来应该能做好的事情去获得奖励,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KIPP绝对不是一个祟尚自由的学校:怎么走路,怎么坐,走路的时候怎么拿东西,甚至上厕所之后怎么洗手,洗手之后用几张纸擦手……都有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就是KIPP所谓的"be nice”。对KIPP来说,“好好做人”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系列详尽的行为准则。这套准则并非是领导层拍脑袋想出来的,其背后有科研结果的支持。
    KIPP的创始人之一David Levin曾经对KIPP毕业生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发现:那些最终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而往往是那些拥有某些优良品质的人,比如说乐观、适应能力强、善于社交。他意识到自己此前犯了个错误:KIPP在学业上的教育非常成功,但是在品格方面的教育却不够好。
    当时有两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总结了24条美德。Levin很喜欢这个理论,便直接找到这两位心理学家,请他们帮忙提炼。于是KIPP的学生有了现在的7个目标品质:坚毅、自控、热忱、社交、感恩、乐观和好奇。
    这7个品质成了KIPP的“核心价值观”。KIPP用铺天盖地的标语口号往学生的脑子里灌输,不过采用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比如我们都听说过“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说那些能坚持不吃第一块棉花糖,一直等到实验人员拿来第二块棉花糖再吃,表现出强硬自控能力的孩子,最后都有出息。显然KIPP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这个典故,因为学校给他们的T恤衫上印的不是“自控”这个名词,而是“别吃那块棉花糖”!
    KIPP还搞了一个CPA (Character  Point  Average,品格平均绩点)。老师根据表现给学生在这7个品质方面打分,像评估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将点一样评估每个学生的品行特点。一旦发现短板,就进行个别谈话,而且还会通知家长,共同研究怎么改进。
——摘自《现代教学》2015年第9A期 文/万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