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学生其实也在乎分数和荣誉

发布时间: 2015-09-29
    英国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中国和英国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对于这些细节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英国的校长、就读的留学生、教育专家,让他们来深入解读。
    英国的中学生真的像纪录片中那样自由散漫吗?
    今年刚从英国一所私立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吴凝(化名)说,这部片子提到的情况没有普遍性。纪录片中的学校是公立中学,其自由散漫环境,英国自己人都看不下去。我在私立中学上学时,我校老师就对当地公立中学的校风各种嗤之以鼻。
    我所在的私立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在当地是比较有声望的。校风极其严格,一日三次点名。有任何不当行为,便会立即停课,三次之后直接退学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大概是由于严谨的校风,我倒是根本没见过任何对老师不尊重的现象,而课上我们亦是以抄笔记为主。
    英国中学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
    吴凝说,就我曾经就读的私立高中来说,我感觉英国老师还是挺古板的,没有什么新颖的方式。我们每个月老师都会下发学习评价,虽然理论上不公开。但大家其实也都知道对方的分数。当我有不错表现的时候,老师会写表扬信在宿舍表扬,发巧克力,小小满足虚荣心。英国的阶级划分比较明确,大家也都想努力加入到最好的阶级。在我们学校有个组织叫做Heads’Essay Society,只有各个学科的翘楚才能进入。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是很光荣的事情,所以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此外,每年毕业,老师都会选出学科里的精英,在全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面前颁奖,特别风光。
    英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在班级和课程上有什么差别?
    英国国王伊利学校(King's Ely)中学部校长米克格赖斯(Alexander McGrath)说,从班级人数说,私立学校一般在20人以下,公立学校要超过20人,个别的学校可能超过30人。从课程上说,公立学校提供的课程数量比较少,涉及面比较窄。私立学校的课程比较广,课程多样化。在国王伊利学校,从幼儿园阶段就提供了创意课程,到了小学这个课程会更加广泛。除此之外,还会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从小学习不同的语言,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进入初中后要选择两门语言进一步学习。同时,还会要求学生学一种乐器,每个学期都有音乐会和舞台剧,鼓励学生参与表演。公立学校由于资源比较少,在这些方面一般难以开展工作。
    在英国的小班教学中,老师如何与学生互动
    英国博士山学校(Box Hill School)校长科瑞顿·劳德(Corydon Lowde)说,英国的教育方式更加关注个人。我们使用的是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一门课陈述课题的时候,与学生会有不同的互动,对不同的学生会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说,我所在的学校里,我们会布置不同的作业。教授一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让一位学生准备演讲,可能让另一位学生做一些联系,其他的人可能会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他们在课程的理解上会比较落后。
    你认为,中国和英国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在牛津大学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徐孝天说,在我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和国内的区别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制度化的学习压力。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就是用读书改变命运。这些压力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体现。而很多英国的公立高中做不到这一点。去年英国的教育大臣还付钱补贴给学校让公立学校把学生在学校每天多留2个小时,因为学生每天一回家就没机会学习了,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这个资源和意愿。
    中英两国教育各有什么特点?
    南京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李爱云说,中国和英国都有值得对方学习的地方。英国的学生们爱思考、爱表达自己是普遍的特点,他们的课外作业阅读类的很多,活动性课程也多,但相对所学知识不深,他们演讲、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不会一定要听权威的。在学习方面,他们不把考大学当成目标,而是要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中国的学生守纪律,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动机更强一些。
    你认为,英国的教育优势在哪里?
    教育学者熊丙奇说,欧美等西方国家教育最主要的核心是多元的教育,多元的成长模式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国外是多元的评价秩序,学生有多元的选择,所谓多元教学就是学校里面,它不是要求学生去读一样的课程,也不是要求学生达到一个培养目标,它是鼓励学生去发展个性和兴趣的。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就实行学分制教学,学生可以选择课程,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到大学申请的时候,你是用你的统一成绩,中学的学习成绩,大学面试考察,还有其他一些材料,自由申请自己想去的大学。因此它的学习评价制度导致了整个中学是制度办学的,它对学生的教学是多元教学的,因此学生可以朝着个性化发展。
    你觉得,英国的基础教育有哪些地方值得中国借鉴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说,由于社会土壤不一样,有些东西是不可比较的,也不能盲目地套用。倒是这一次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教育和英国的教育都需要互相地来取长补短。这回几位中国老师碰到的挑战是,把中国教育的一些形式,一些内容全盘地,不加区别地搬到英国的课堂上,这是我们学到的教训。我们也不应该把国外的课堂全盘照搬到我们的课堂里面来。
    有没有一种典范的教育模式
    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沙利文Michael O'Sullivan说,教育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到过这么多国家,还没有发现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教学、考试等完全满意。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全面成功而不需要改革的。一个国家的公立教育不管有多好,家长和社会总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且,人们常常会对某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的原因产生错误的理解,而这种误解非常普遍。比如说,大家都认为芬兰不强调考试,老师很独立,想教什么自己决定。事实上,芬兰对教师的要求特别严格,芬兰也有考试。我认为,芬兰教育成功更主要的因素是来自于社会以及家长的态度。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形是,大家往往只看到一些简单的原因,然后就盲目地按照这些来模仿,进行本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错误的。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5-08-11 文/宋金绪,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