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考场,让学生走出“惧考”阴霾

发布时间: 2016-03-31
    一
    “王老师,小雯今天不想来参加考试,怎么劝也没用!”接到小雯母亲的电话,我的心骤然一紧——这段时间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
    进入高三以来,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我明显感到班里很多学生在成绩的起起伏伏中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不自信。小雯的表现尤为明显,经常在拿到成绩单之后,独自一人躲到校园角落哭泣。
    二
    下班后,我径直来到小雯家,看着低头不语的小雯,我关心地说:“老师知道你心里很难过,担心成绩会有滑坡,所以这次你选择了逃避,老师能够理解。可是你知道吗?以后的考试还有很多,难道你每次都逃避吗?”小雯抬起头看了看我,眼泪“唰”地流下来:“老师,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我现在真的有点害怕考试。上次考试前,我做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可名次却退后了。我担心这次会重蹈覆辙!”
    听了小雯的诉说,我心里很是理解和同情。她的这种担心,很多学生都有,这源于他们对考试的目的和作用没有搞清楚。因此,要缓解她的心理压力,首先得把这个问题和她讲清楚。我对小雯说:“有考试就会有排名,就会出现名次的起伏波动,这是避免不了的。但考试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检验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改进方向。上次考试,虽然你的名次有波动,但在我看来,你进步了!”听我这么一说,小雯瞪大了眼睛。我笑了笑,说:“你可能不相信,那我分析给你听吧。咱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进步’,进步表面上看是名次的提升,其实这不完全对。我觉得,真正的进步是——你有没有通过检测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通过检测反思自己学习中的得失成败,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有没有通过检测锤炼自己的学习意志和学习品质,提高自己驾驭考试的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你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变得科学了。以前你喜欢晚上‘开夜车’,导致白天上课精力不济。上次考试后,你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就是上课听讲效率不高导致的,于是你便逐步改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这算不算进步?”听到这里,小雯重重地点点头。“当然,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一边说,一边拿出这次的考试卷,“你今天没有去学校的考场,那我就在你家里为你单独设置一个特殊的考场。这个考场里只有你一个考生,监考老师由你的父母担任,每场考试时间与学校一样。考完后,你把试卷用档案袋密封后带给我就行,考试成绩与在学校考试的一样有效。你看行不行?”“行!”小雯的情绪好了很多。
    就这样,在我的安排下,小雯的父母利用周末时间陪伴她在家里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补考”。
    三
    心病还需慢慢医。小雯在经历过这次特殊的考试后,虽然卸下了一些心理包袱,但依然不够自信。下次考试时,我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只不过是同步检测的方式——考试开始后,由小雯的父亲把试卷带回家,小雯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后,再由其父马上送回学校。对于这个办法,小雯和她的父母都表示赞成。
    在经历数次“家庭考场”之后,小雯对待名次的态度逐渐变得理性,能够勇敢面对成绩的波动;并且在考试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当她再次回到学校的考场中时,我留给她一张字条:“你终于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进步,因为你敢于挑战自己了!祝你成功!”果然,在这次考试中,小雯的成绩稳中有升。
    “家庭考场”就像一碗“心灵汤药”,滋养着一些存在“厌考”“惧考”心理的学生,让他们逐渐恢复自信和勇气。同时,也让一些原本对存在此类问题的孩子不太理解甚至横加指责的家长,逐渐认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摘自《班主任》2016年第2期 文/王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