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评语这样变 更让学生爱

发布时间: 2016-03-31
    寒假前夕,学生们拿到了沉甸甸的成绩评价表。记者发现,其中教师评价逐渐抛弃了“该生体”,变得更有亲和力,学生和家长都乐于接受。
    用心写就所以弥足珍贵
    杭州市新城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拿到的评语看起来十分活泼,既有比喻体,又有淘宝体,还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比如“大眼睛,忽闪闪,发现细节他能行;小嘴巴,樱桃红,发言积极又精彩。”校长闵群说,之所以形式多样化,还用火红的贺年卡代替评语单,是希望学生和家长能从教师的用心中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温馨。
    这边唱儿歌,那边就开起了故事会。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本学期要求班主任给学生写“故事性评语”:“以我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学生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为主题,讲述一段故事。”“学生的成长故事最能体现阶段性评价,家长也最喜欢看见和听见自己孩子这些真实的成长经历,便于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和借鉴。”高二(22)班班主任段云成说,以学生的成长故事为载体,这样的评价才会更有深度。东阳吴宁一校五年级的年级组长赵明月也在写评语的时候考虑到了家校沟通的影响力:“有经验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评语时,很快能‘识破’其中的‘暗语’,明确孩子要努力的方向。”
    “我眼中的自己、同学眼中的你、父母眼中的你、老师眼中的你”本学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的学生们拿到的期末评语,比往年都要“长”一些,评语分成了这样四部分,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校办负责人沈平珍说:“这样能避免不同学生套一个模板,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名学生一个学期的真实状况。”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了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不止是班主任,任课的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一学期的评价,包括所教课堂和课外表现两方面。”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韩水金说,评语应以班主任评价为主、其他任课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有利于增进各科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关注,不仅提升了评价的全面与实效,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老师眼里每个“你”都是“唯一”
    “假如我是学生,肯定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特别希望看到的评语是与上学期不一样的,最好与其他老师写的都不一样,有新鲜感,有亲和力,既温暖又能激励人。”诸暨荣怀学校教师葛永锋对记者说,教师在写评语时要将心比心,对学生平时的情况观察细致,融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细节。
    缙云县水南小学二(6)班班主任陈喜玲的观点与葛永锋不谋而合。她在忙着给她的“孩子们”写信,全班45名学生,每人一封,内容完全不重样。她的信里,记下了很多连学生自己也未必知道或记得的细节,这些就来源于平时的随手记录,“准备一个本子,每观察到学生的一点进步,就及时记录下来,作评价的时候,就不怕没有鲜活的事例”。
    “我认为最值得推崇的期末评语就是与学生自然地叙说,教师最好不要高高在上。当学生能够成为教师眼里‘平等的首席’时,或许评语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杭州市余杭区舟枕小学副校长张自恒说,叙说要有针对性,要有个性,评语当中尽可能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并且适时提出教师的希望,“当然如果教师的字体能潇洒漂亮些,无疑更会增添看评语时的审美享受。”
    告别了“该生体”的评语,并不仅仅是把称呼从“该生”变成了“你”那么简单。在这点上,杭州市萧山区江寺小学副校长祝美芬的话,可以代表很多教师的心声:“现在教师写的评语不再像传统评语那样,一本正经地‘报告’学生的‘是非功过’,而是通过亲昵、俏皮的语言,结合学生特点量身订制,容易让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要努力的方向。只有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多些耐心,付出真心,做有温度的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摘自《浙江教育报》2016-02-01 文/叶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