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值得期待的教育利好

发布时间: 2015-03-26
    义务教育瞄准均衡
   【关键词】“全面改薄” 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
    “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央财政用5年时间投入1750亿元,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基本达标,是本届政府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义务教育补短板、保基本的迫切需要。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关键词】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 全员专业培训
    2014年11月15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提出,我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其他农村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有较大增长。初步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显著提高。”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关键词】“民办教育三十条” 分类管理
    根据国务院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家有望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相关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
    目前,备受民办教育业界关注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完成起草工作,经各部门会签,报送至国务院审定。《意见》分六个部分,共计三十条具体内容,被业界称为“民办教育三十条”,涵盖了民办教育的诸多领域,包括分类管理、办学准入领域、办学筹资渠道、财政投入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学生助学贷款、差别化用地、教师社保待遇等。其中,关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内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有关专家表示,《意见》在地方落地时,对于存量资产的处置则成为考验政策是否可以实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意见》实施后分类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主管部门下一步还将出台一个具体的分类管理办法,以确保《意见》的顺利实施。
    高考改革系统推进
    【关键词】改革不再“零敲碎打”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12月16日,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等配套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查”“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万人”“唯分数论”等弊端。
    从实践看,高考“牵一发动全身”,单一维度、单个领域的改革很难取得较好效果。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不再“零敲碎打”,强调系统设计,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主招生“整装再发”
    【关键词】突出问题导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自主招生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框架下,《意见》中强调的几项重点措施是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统一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对自主招生工作整体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并且在2015年全面实施推进,可以看成是自主招生工作“整装再发”。
    《意见》再次明确了自主招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并且重申要定位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强调了“突出问题导向”,对近年来对于自主招生工作的最主要意见基本都做了解答。有四个变化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一是明确了自主招生工作的整个时间流程,特别是高校考核时间2015年统一改为了高考后出分前。
    二是试点高校考核“不得采用联考方式”。取消联考是本次改革的第二个重大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以往联考“掐尖”和“小高考”的问题,促使试点高校回归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目标定位。
    三是明确“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这一调整应该带来中学角色的调整,中学不再需要考虑高校分配的自主招生名额,而更加专注于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高校简章。
    四是材料审核后确定入围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要公示。
    教育信息化图景初现
    【关键词】互联网全覆盖 实名网络学习空间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路线图”。《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在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让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50%的教师和30%的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建成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学籍、教师和学校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有了教育信息化的“施工路线图”,我们看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美好图景。教室里不需要粉笔、黑板擦,孩子们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一家工厂的整条生产线都能被“搬进”物理课堂……
    ——摘自《教育时报》2015-01-02  文/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