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课改风向标

发布时间: 2016-03-31
    2016年的新课改将呈现什么样的新态势?有专家提出的走势是:从浅表学习到深层学习,从文本课程到网络课程(云课程、数字化课程),从数字化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深度课改”、“后课改时代”、“深度学习”、“重构课堂”、“重构学习”将成为2016年中小学课改的关键词。课改必将进入整体多元改革的新时代!
    走进“深度课改”
    深度课改是对十余年课改(包括高效课堂)的反思与超越,深度课改意味着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课改时代——后课改时代。
    课改进入“E时代”。教育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正迎面而来,每个教育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互联网正在打破地理的边界、生活的边界,也必然会打破学习的边界、学校的边界。这决定了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也决定了教师再也不能成为坐享信息不对称红利的教授者。每个教师都应高度关注并学习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创造资源、提供技术和服务,是为确保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成为可能。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环境,是在构建一种生态。
    当众人皆在思考“互联网+教育”时,我认为更应该思考互联网减教育(即哪些教育形式可以用互联网取代)和互联网乘教育(即借助互联网做原来人工做不了的事或提高人工效率),甚至深层次思考互联网除教育(即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并且重新制订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
    走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个专业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概括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即“个体(变得)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的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即迁移)”。“深度学习”所对应的素养划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深度学习是从三维目标达成学习到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提升的学习,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
    深度课改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深度课改旨在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必须为深度课改保驾护航。
    高效课堂理念的再升级,不能把课改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如分组、展示、自主、合作、探究当作课改(学习)目标,否则就是浅层次课改;课堂是自学为始、自学为终的。自学产生合学的需求,自学消化合学的成果,而合学只是手段,是为独学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深度自学。自学是与教育资源背后的人协同思维,合学是与身边的人协同自学。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自学的本质是连接。与同伴连接,与教师连接;与环境连接,与生活连接;与文本连接,与经验连接。学习包括“学”与“习”。学之后一定要习,或者说,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学习要经常温习,不同时间、场地,温习同样的内容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高效课堂六大新视域
    ·课堂模式的新生态——思维(智慧)课堂
    该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核心理念为:为改变思维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让课改从形式改革走向本质改革。课堂的基本流程为:思维的激发、思维的导引、思维的碰撞、思维的迁移、思维的提升。高效学习是在对话、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的,目的是提升思维,达成思维成果,用“作品”形式呈现。思维课堂中的展示、追问、补展、点拨、小结构成了这样的核心链条:学生思维可视化有理有据表达→呈现思维过程→呈现思维方法→换位思维(推测别人观点的思维过程方法)→引导质疑思维→引爆创新思维→阐述教师思维观点→形成优化团体思维→达成思维成果。导学案设计针对某一学习主体(模块)应体现4个元素:学什么(探究学习内容)、怎么学(方法、知识链接、活动设计)、学会了没有(测评)、带导向指标的自我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生活行为,进而改变习惯,改变人格。
    ·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新形态——电子白板背景下的高效课堂
    在电子白板上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朝着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可以反复使用的资源库;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把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资源作为电子白板的背景、页面、图像等,使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获得更多的拓展知识,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随时书写、绘画、拖放组合等功能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亲自操作,随时在网页、计算机界面和光盘播放界面上标注、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此外,当实际教学与教师预设的课堂出现不同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的问题通过电子白板的独特功能融入教学课件中,充分发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及时捕获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
    ·课堂评价的新常态——高能级评价
    这里的高能级评价是指,从终结性评价走向目标导向性评价。目标导向性评价是与学习同时发生的评价,将评价融合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评价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载体。这种评价实现了“学习力”的可视化,起到了“以评价引领学习”的效果;这种评价具有“导向性”作用,暗含问题解决要求,可引领各层次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质量,起到了“以评价引领学习”的效果。同样,下面这种关注学生心理的改进评价也属高能级评价。比如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变换成:孩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讨论好吗?你也要认真积极思考,我们很想看到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谁能为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又比如,他说得对不对呢?谁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变换成:看来你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还不是很成熟,没关系,我建议你的同学给你做个提醒,怎么样?你现在听明白了吗?那么你愿不愿意再给大家说一遍?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6-01-06 文/王红顺(作者系课改专家、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