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教学成为课改趋势

发布时间: 2014-09-09
    北京市十一学校正在推行没有行政班和班主任的“走班制”——推进“走班制”已提上教改的议事日程。
    学生如何走班选课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学生们不再按传统办法分班,而是“选课走班”。学校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变一班一张课表为一个学生一张课表。
    选课走班是怎么回事?就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水平,选择各科不同的难度层级、类型。学生人手一本《学生课程手册》,手册介绍了学校全部课程的设置目的及要求,比如初中语文为必修课,如果有余力想进一步提高,可以选修名篇欣赏、演讲与口才、议论文写作、古典诗词欣赏等课程。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就细分为19个模块。学校还开设了学科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每个年级都成立自主研修学院,有些学科不需要学习的学生可以在此相互切磋。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说,因为在一些学科,都有一批学生已经掌握不再需要学习了,必须把这部分学生解放出来。还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学生听不懂。开发适合不同类型学生需求课程的分层分类教学,正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中的“走班制”尝试主要集中在选修课方面,具体来说,学校推出几十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选修课程通过后可以获得一定学分;另外,在必修课方面,则推出A、B、C等不同难度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今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先在高一年级实行英语“走班制”教学,全年级12个行政班,英语按程度分为三层教学班,包括2个 A班,8个B班和2个C班。A班,着重学生的创新与探究能力;B班,着重学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加大思维力训练;C班,着重学生的基础强化。那么,对学生的分层依据是什么?除成绩外,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同样重要。“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并不一定出众,但英语素养很高,表达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强,更适合在A班。”学校负责人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计划今后在所有科目都进行分层走班。12个行政班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类,由学生自主选择。之后,再进行各有不同侧重的走班。比如,人文类学生的物化生科目不分层,政史地分;科学类的学生则反之;语数外三科,所有的学生均分层。
    走班后怎么管理
    据了解,美国实行“无班级管理模式”的高中,基本上都辅有发达的学生自主测评系统,也都设置有负责学生学习指导和生涯教育的学生指导中心,并安排有全职辅导老师,但我国高中类似的专业服务还很缺乏。只有把这些配套“设施”做好了,才能让“无班级管理”遍地开花。
    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目前仍保留行政班,每班都有班主任。自习课管理、大型活动组织等均由班主任负责,同时,搭配成长导师。每位学科的教师都担任导师,负责10名学生。导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业与心理发展。今后,将由他们牵头建立各自的小型家长会,家长想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给导师或班主任打电话。今后,班主任会渐渐被导师取代。
    自2007年开始,北京市十一学校减少管理层级。年级学部成为骨干部门,集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管理于一身,副校级干部兼任年级学部主任。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的咨询师、导师。选课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班主任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导师和咨询师。
    试点推广的探索之路
    2005年秋季开学,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参加每天6节课的常规教学外,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需要,到学校开设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计算机等教学班继续上课,让学生在完成必修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重新组成新的教学班上课。走班制教学相当于大学的专业选修。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一科有“跛腿”现象,或者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希望进一步提高,都可以自愿报名选择走读班。按学生能力分层教学,体现了“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自《素质教育大参考》2014年第6B期 文/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