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误区误人子弟

发布时间: 2014-03-13
    课改不是改掉考试
    课改不是要改掉考试,而是要丰富完善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
    应试是一种能力,它包含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之中。有竞争就会有考试,有考试就会有应试,应试是对考试的应答和适应,不同的人应对考试的策略有所差异,适应能力有高低,因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人们之所以排斥应试教育,是因为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地夸大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导致教育的一切围着考试转,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应试教育确实需要“改”,但不是完全不要。
    新课程把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作为考试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合理地体现考试的价值与功能。考什么、怎样考、怎么看待考试结果等,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课改不是改掉教师的讲授
    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完成的学业,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少讲多练、精讲精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之一。但是.不能据此就扼杀了教师“教授”这个世界通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那些千篇一律硬性规定每节课只许教师讲多长时间的“八股式”做法,那些凡是公开课就一律“动”起来闹翻天的课堂是滑稽可笑的。
    新课程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问题是那些知识应怎样讲。叶圣陶就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法,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讲’和‘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课改不是一律“自主、合作和探究”
    人的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从学前到高中,要经历12年到15年才逐渐达到成熟。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要达到能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渗透”的过程的。因此,不能不分学段一律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教学通常有五种递进式模式,即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从问答模式到研究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愈来愈强,教师的主导性愈来愈深化,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
    当前,合作学习风气甚浓,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是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的,现在我们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举措,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最大、最快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有着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共同提高。但实践证明,它还有费时费力、影响尖子生提高等诸多弊端:分到一个小组讨论的问题搞得很透彻,展示的效果也很好;分给其他小组的问题就搞不清,吃不透;代表小组展示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性格内敛的学生和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就少;如果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用三两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则会造成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结果;准备展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和调控,因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指导……
    课改不是课课都要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学科教学落实“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有效地实施完整的目标体系,要通过课堂结构的整体优化来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或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则虚晃一枪、一带而过;或割裂三维目标,将教学过程变成是单独目标的相加;或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成为无所依托的空中楼阁。
    课改不是满堂的“动”而没有“静”
    “展示课”,是课改课堂的“闪光点”,也是所有公开课引以为豪的“卖点”。展示课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展示课上,教师分配完任务后,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学生的讲解、点评和反馈。不可否认,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是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课型也存在许多问题。
    展示课不是独立的课型。展示课不应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与预习、反馈并列,我们应把课堂的有限时间用来扎实地落实传统的“双基”,给予师生更多的储蓄本领的机会。
    学习需要动,更需要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里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了“静”在整个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吵吵闹闹的一堂课,实际就是稀里糊涂的四十几分钟。学习需要兴趣引领、支撑,但是兴趣被激发起来的不是那吸引眼球的花哨,不是那缥缈浮躁的场面,而是知识的本身。
    静静倾听,是学生必须首先学会的一门功课,不能只听点皮毛便以为已经掌握了要领,然后便浮躁起来;静静思索,才能进发智慧的火花,有成就者莫不如此;静静的时空,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品味文本、展开对话的机会,以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摘自《教育时报》2014-01-29 文/武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