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

发布时间: 2022-03-12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这种场景又开始了:孩子早晨起床晚了,妈妈很着急,赶紧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哭哭啼啼哼哼叽叽,妈妈并不理会这些,快速的动作中体现出要节省时间。往往孩子在家长的催促中,越来越有情绪,孩子的哭闹也相应增多。

这样的剧情在家庭里每周上演很多次,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孩子照样按他的节奏,并哭闹个没完。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做妈妈的,没有分清责任。

生活中很多属于孩子应负的责任,父母都大包大揽,替孩子着急负起了责任。如何让孩子拥有责任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呢?

父母需要适度放手,友善地提醒,接纳孩子的选择。

父母提前预见事情的后果,平和而友善地告诉孩子。比如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让孩子加衣服,可孩子并不以为然,对父母的劝解置之不理。这时父母需要做到接纳,接纳孩子的选择不穿。

只有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选择,并清晰告之这样选择所产生的自然后果,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如果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要给予充份的接纳。(涉及人身安全问题的不在此例)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时间,允许孩子尝试和体验。

如果孩子少穿了衣服受凉生病了,这时孩子更多的感受是健康受到影响,可能鼻塞、打喷嚏流涕,这些诸多的难受感觉足以给孩子深刻的体验,在这个经历当中孩子知道自己的疏忽,最终不好受遭罪的是自己。

这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照顾孩子。避免说:“我都提醒你多次让你多穿点,你就是不听,这下病了吧!”如果我们这样说,孩子就会陷入在负面情绪中,感受到被嘲笑和羞辱,孩子的精力就会消耗在情绪处理中。

和孩子一起讨论,体谅理解孩子的懊恼情绪。

当孩子遇到困境和将事情搞砸的时候,他们内心已经有很多的失落和懊恼,这时非常需要父母的体谅和理解。例如孩子之前总丢失东西,这时父母站在孩子角度体会孩子的难受,沮丧。

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丢了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难过,你也不想丢是吗?”孩子在理解中,情绪就会调整过来,这时我们再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和孩子进行头脑风暴想办法解决问题。

孩子情绪缓解后,父母可以问孩子“如果我们想管理好自己的东西避免丢失,可以想哪些办法呢?”孩子天生就有很多办法,情绪好转头脑灵活,积极性参与性提高,只要他愿意做。可能他会说放在背的包里,不随便乱扔,可能他会说他的东西用完后,就放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下次就容易找到等。

在父母的启发提问当中,孩子思路开放智慧层出不穷,从这些想出的办法当中孩子选择一种最喜欢也是最优的方式去做。这让孩子懂得遇到问题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养育出一个理性面对问题,乐观积极应对能力强的孩子。

——摘自《现代教育报》文/寇明玲(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