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

发布时间: 2021-08-12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巨匠阿尔伯特.埃利斯最早提出,A指的是事情的起因(Antecedent),B为当事人所持的信念(Belief)及自身对环境的评价,C是当事人遇到A后,所表现出的情绪和后果(Consequence)。

该理论认为,A只是引发C的一个原因,而真正起到决定因素的,则是当事人所持的信念(B)。也就是说,所持不同信念的人,即使遇到一件相同的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后果,就像同一场考试过后,两位同学都没考好,一位同学会觉得无所谓,而另一位同学却伤心欲绝,陷入深深自责之中。

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每个人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B),才会让我们产生诸多情绪困扰(C),而最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些事情必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例如,下次考试我必须进步,当考试成绩不如预期时,它就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失望情绪之中。

第二是过分概括的评价,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它会让我们把某次偶然的失败,看作自己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是糟糕之极的结果,这种观念在旁人眼中,就是“小题大做”,比如,一名同学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编觉得自己一切都完了。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不开心?是不是‘B’出现了什么问题?”多思多想,说不定心情就会变好,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摘自《中国中学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