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助力儿童自然成长

发布时间: 2021-06-02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在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当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稼穑之事”已经和现在的孩子们渐行渐远。在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在乡村振兴已经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农事教育”应该扎根乡土,让农村学校有足够的“农味”。  

延庆区大柏老中心小学“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农事教育”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搭建在实践中成长的平台。

辨五谷思粥饭来之不易

孩子们天天吃五谷杂粮,却不知道碗里的粮食从哪里来。分辨不出小麦和稻谷,小麦苗和韭菜苗……

学校在操场边上建设了一面“五谷大观墙”,墙体中镶嵌着精美的玻璃展箱,展箱内展示了各种农作物标本。老师组织课程小组的同学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完成每一种标本的信息采集,制作标本说明牌,介绍农作物的名称、种属、特点、结构、用途、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知识。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知识,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五谷大观墙”不仅是学校的一处文化景观,也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课堂和教材。

识农具悟古代劳动智慧

自古至今,劳动工具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劳动工具的改进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化,孩子们几乎见不到传统的农耕作业活动,就更不认识这些他们祖辈们用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息繁衍的劳动工具了。

学校发动师生收集家里各种不用的农具和生活用具,建设了一座“农耕庭院”,小院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实物。如:石碾、石磨、木耧、木制推车、木犁、连击、锄、铲等劳动工具。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些传统劳动工具的相关知识,亲身体验它们的工作原理,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干农活尝农事酸甜苦辣

学校在一块空地上开垦出一片实践基地,名叫“葫芦娃农庄”。每个班级承包一畦菜地,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从翻地、打埂、播种、浇水、间苗、除草、施肥,一直到收获,学生体验了蔬菜种植的劳动全过程。低年级学生观察、认识、学习、体验,中年级学生操作、模仿、见习、记录、实践,高年级学生种植、管理、经营、研究,全校学生都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来。孩子们不仅仅增长了知识,掌握了劳动的技巧,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成功的快乐和劳动的艰辛。

知农事 展学生劳动故事

每年10月,学校都会组织开展“丰收节”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教育。“丰收节”期间,学生们有的展示绘画、手抄报、劳动作品,有的朗诵诗歌、体会、观察日记,还有的讲解自己成长故事、最崇拜的劳模事迹等等。学校还在节日期间开展劳动技能现场比赛:擦桌子,擦黑板,擦玻璃,拖地板、洗衣服、洗盘子、择菜等,评选“劳动小能手”。

——摘自《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