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漫谈趣味广府文化 引发大小读者追捧热潮 ——“羊城少年学堂”第272讲精彩分享

发布时间: 2019-09-26

2019824日,“羊城少年学堂”第272讲暨第40届“羊城之夏”名家讲座第四讲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老广新游》创办人,“大话国”团队总策划、主笔王大欣老师为主讲嘉宾,他以《图解广府文化》为主题作讲座,吸引了约110位大小读者参与。

在第40届“羊城之夏”广州青少年阅读指导专家们共同推荐少儿阅读的“十本好书”中,《老广新游·大话广府(上册)》作为岭南文化类作品入选,王大欣老师的讲座赏析了这本岭南文化类好书,并从三个方面展现了广府文化的趣味性。

广府文化之历史篇:中原移民   执中外通商之窗

王老师首先从历史上赏析广府文化,他结合有趣的原创图画,介绍自秦汉时期,中原人开始迁徙到岭南地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秦朝平定岭南地区以及南越国的建立。在那以后,历史上又有几次居民大迁徙,中原人不断地把精英文化带到岭南地区,与本地原有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广府文化。王老师接着指出,广东人在历史上都是移民。

王老师随后介绍十三行的历史。从清朝乾隆年间起,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十三行一度成为了中国唯一与外国通商的窗口。在那段时期,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广州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王老师结合历史资料,以图画的形式对这些故事实行了再现。“中国官员吃番鬼餐”、“洋人学粤语”等趣事让大小读者忍俊不禁。除了中外文化差异引起的趣事,“一口通商”也让广州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西医馆、第一本中文英语字典都在这里诞生。

广府文化之民俗篇:兴盛的宗祠文化

受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宗祠文化在广府人的传统观念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王老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广府宗祠文化。在广府传统文化中,以宗祠为单位的活动包括农闲时的娱乐活动“看大戏”、体育活动“扒龙舟”以及“乞巧”、“盂兰胜会”等。宗祠文化也深深植根到在海外谋生的广府人心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近代时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金山伯”。他们少年时远涉重洋到美国做劳工,年老时带上挣得的工钱返回故乡,落叶归根。

广府文化之语言篇:方言文化的“活化石”

因为保留了古汉语中的不少元素,粤语被称为方言文化的“活化石”。在讲座中,王老师用有趣的造句方式介绍了粤语的“九音”、“六调”,还用看图猜谜的方式与小读者们一起玩味“刀仔锯大树”、“死蛇烂鳝”等粤语俗语、歇后语。

在讲座的最后,王老师表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趋向于文化融合的能力。因此,学好广府文化,有利于孩子们在接触其他地方的文化时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并且能了解如何学习其他地方的文化。因此,他希望家长们在督促孩子学好数理化等学科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强孩子的文化学习

20198月,“羊城少年学堂”与“羊城之夏”强强联合,推出5场“十本好书”名家赏析讲座,一起来参与吧!

 

1 王大欣老师图解广府文化

 

 

2 读者们现场借阅《老广新游·大话广府(上册)》

 

 

3 小读者们对《老广新游·大话广府(上册)》抱有热情

 

 

4 充满趣味的讲座内容让读者们忍俊不禁

 

 

5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