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传

发布时间: 2005-05-19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中部奥登赛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

    父亲是鞋匠,没读过多少书,但知道很多戏剧故事。他常常给只有五六岁的安徒生讲戏剧故事,为安徒生做木偶、演木偶戏。祖母也常常将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宗教故事讲给安徒生听。母亲是洗衣女工。安徒生从祖辈和父辈那里禀承了伴随一生的乡土血脉。

    安徒生的童年,适逢拿破仑在欧洲掀起一系列战争。丹麦作为法国的附庸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了交战国。战争的重负,使得百姓愈加穷困。安徒生的父亲生活无着,为寻找出路,不得不离开故乡,到拿破仑的军队中当了一名雇佣兵。后来,父亲拖着病体回到了故乡。1816年,父亲病逝,安徒生刚满11岁。随后,母亲改嫁他人,继父也是一位鞋匠。

    1819年,14岁的安徒生受过坚信礼后,征得母亲同意,怀着学习艺术的强烈愿望,只身前往举目无亲的首都哥本哈根。

    一个外乡贫穷少年,忽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都市,其生活的艰辛与尴尬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安徒生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他坦然并勇敢地迎接着即将到来的一切。

    最初,他一心想学习表演艺术。为此他到处登门求助,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与婉言拒绝。于是,他转而学习声乐。由于其自身的条件不适于学习声乐,只好再次作罢。这时,丹麦皇家剧院院长柯林(Chancellor Jones Collin)发现他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气质的青年,决心培养他,把他送到苏洛书院去学习,希望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剧作家。在苏洛书院,由于不满足学习一些刻板的功课,他开始写诗,写小说,写剧本。这触怒了古板的院长梅斯林,他认为安徒生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双方产生尖锐的矛盾。安徒生只好离开书院,又回到哥本哈根柯林的身边。从此,他与柯林及其一家成了最可信赖的朋友。这时他22岁。

    他在一间破旧的顶楼住了下来,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创作。他写诗,写剧本,写游记,写散文。1829年,他24岁时,第一部长篇幻想游记《阿尔格岛漫游记》出版了。同年四月,轻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被皇家剧院接受并得到公演。安徒生静坐在剧场的角落里,看到观众的喝彩,不禁潸然泪下。

    接下来的几年内,他陆续出版了诗集《幻想与速写》、《一年的十二个月》、散文集《旅行剪影》、《哈兹山中漫游记》、评论集《丹麦诗人杂评》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尤其是《即兴诗人》出版后,在国内和国外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安徒生的写作才华开始为国内外所认可。

    穷鞋匠的儿子,一跃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作家,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自然引起了某些上层人物的不满和妒忌。权贵们千方百计诋毁、打击安徒生,认为他根本不配当作家。为了避开这些噪音,同时也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安徒生选择了到国外去旅行。从此,旅行成了安徒生一生的喜好。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

    1835年,也就是在他出版《即兴诗人》的这一年,安徒生开始了其一生中最为辉煌灿烂的写作。
    这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本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第一册》。这本童话集虽然仅收入四篇作品,但其意义非同一般:这预示着一位天才而又伟大的童话作家正向这个世界款款走来。他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现在我开始写几篇‘儿童童话’,您瞧着,我要把下一代给赢过来!”(林桦《安徒生——一只洁白的天鹅》)。果然,从此以后,安徒生再也没有放弃过他心爱的童话写作。

    安徒生一生创作过一百多篇(安徒生生前亲自编定的童话为157篇,有二十余篇作品是安徒生去世后由后人陆续发掘整理而出)不同风格的童话,有的幽默轻松,有的读来令人心酸、不胜唏嘘。安徒生不同于他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但是童话的收集者,更是创作者,他结合了传统童话的原貌及情节并融入了浪漫作家特有的个人情怀及生活经历,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新童话”时代。

    安徒生娓娓叙说的动人故事,已被译为一百多种语言,拥有数不清的读者。他晚年时因为童话获得了世界声誉,而被国家授予“丹麦国旗勋章”,被尊称为丹麦的文化国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安徒生奖”被誉为“小诺贝尔奖”,是颁发给为儿童文学作出突出贡献的童书作者和插图画家的最高国际奖项。

    1867年12月6日是安徒生—生中最为自豪的一天,这一天,他被故乡奥登赛授予“荣誉市民”称号。从一个贫困的小男孩到闻名国际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走了一段艰辛漫长的旅途,最后终于蜕变成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去世,享年70岁。

    一代伟人告别了他所爱恋的世界。但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童话作品却影响、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孩童和成人。

    安徒生是不朽的。

           --摘自《飞翔的灵魂--安徒生经典童话导读》/孙建江著(索书号:I065.34/3),《安徒生童话》张佩雯译